案例分享-SYX+ 查看更多
案例分享-SYX
+ 查看更多
發布日期:2020-06-24 16:17
案例分享
姓名:SYX | 性別:女 | 年齡:8歲 |
身高:123cm | 體重:26kg | 骨齡:1級 |
彎型:C彎 | 初始cobb角度:25° | 頂錐:T12 |
初始X光片 | ||
初始體表照片 |
這是一個8歲的小朋友,初始體表可以看出,雙側肩胛骨不對稱,彎腰時左側腰部隆起,右側腰部凹陷。胸部左側彎25度,發現側彎很及時。
維思頓技術總監宋立志主任給設計了智能支具,在佩戴了維思頓的智能監控支具后,拍攝X光片,cobb角度由最初的25°矯正到-10°,輕度過往矯正,是矯正立面最好的狀態,完全在可以控制的范圍內。
支具內總共埋了5個傳感器,能從不同角度感知壓力變化。同時APP的后臺監控,也可以使醫生、支具師、患者家屬等從后臺監測支具的穿戴情況,隨著側彎的逐漸好轉,壓力值也會發生相應變化,有了智能APP的監控,我們可以更準確得知壓力變化動態和改進方案。
- 我們從傳感器得到的數據,可以形成高精密監測系統。
- 了解壓力值的大小、變化和穿戴時間。
- 為矯正過程中支具施力大小提供數據支持。
- 數據如實反饋到支具師這里,可以優化設計。
- 監督孩子穿戴時間。
- 摒棄支具制作依賴經驗的做法,使支具制作數據化具有可重復性。


1、患者穿戴支具后,隨穿戴時間增加,壓力傳感器監測壓力值呈上升狀態,趨勢比較平穩,能明顯表征處患者在活動時,壓力數值的變化。
2、第12天左右達到最大值,壓力監測趨于穩定狀態;第15天左右開始,當日壓力最大值趨于下降狀態,第30天左右患者當日壓力最大值再次趨于平穩狀態。
3、從數據看從第15天開始,患者已適用支具,患者脊柱在一定程度上順從于支具施加的力;第30天左右,支具與患者脊柱兩者趨于一個相對平穩的狀態。
4、6月份復查之后,建議支具穿戴時間由每天的18小時慢慢減至12小時,以免過往矯正。





地址: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株洲78號國家通信產業園3號樓6層
聯系人:趙曉平
聯系電話:18678906532
分享到:
新聞資訊